動漫從次文化發展至今,已漸漸成為主流文化,台北當代藝術館為揭示國際動漫發展現況、讓民眾更了解動漫美學,本周六起至1月31日舉辦「動漫美學雙年展──視覺突擊‧動漫特攻」跨年大展,一共邀請近30個國家、150位藝術家共同參展。
當代藝術館長石瑞仁表示,近年全球各地都有一些藝術家在審美的角度上共同選擇漫畫、卡通、動畫一類作品的表現手法,漸漸形成一股新的美學趨勢;5年前藝術工作者陸蓉之提出「動漫美學」(Animamix)概念,曾於當代策展《虛擬的愛》、引發轟動;當代藝術館認為可以每5年做為世代分流,今年恰逢5年,便擴大舉辦動漫美學展,並將舉辦研討會。
策展人林羽婕說,不論動畫或漫畫,將其作為一種成熟的美學概念和形式時,都已進入了20世紀。歐美的漫畫源頭,可追溯到中世紀。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畫家杜米埃(Honor?Daumier),以政治諷刺漫畫促進歐美漫畫日後的發展。1923年迪士尼兄弟(Walt & Roy Disney)創立迪士尼公司,更推動美國動畫文化,日後影響了全世界。
提到漫畫,更不能不提日本。林羽婕表示,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日本動漫迅速發展,其中日本動畫之父手塚治虫在台灣廣為人知。1970年代後日本動畫進入成熟期,一般視宮崎駿為代表。
不過林羽婕說,這次策展不再以美日為主,而是更多元的展出,讓她最沾沾自喜的便是展覽館2樓,設有中東國家的動漫作品,包括伊朗、以色列等,甚至有一個房間全是伊斯蘭教的相關作品。而為呈現台灣動漫文化,台北地下街也會有4位台灣藝術家策展。林羽婕強調,這次策展希望展現動漫美學特有的多元時空並置特質,呈現台灣豐富文化交錯現象。
這次展覽邀請藝術家村上隆、奈良美智與草間彌生等人,也邀請印度新時尚風格藝術拍檔T&T、中國極具話題性的藝術家陳志光、曾參與電影《魔戒》美術製作的派崔克‧柏傑隆、以火柴人大戰Windows動畫風靡網路平台的美國藝術家艾倫‧貝克、美國越戰紀念碑的設計師林櫻(Maya Lin)、曾與搖滾樂團「寵物店男孩」合作的德國藝術家漢恩‧胡格布里居、以神化動漫人物聞名的台灣藝術家楊茂林、及台灣知名珠寶設計師石大宇等,總計150位藝術家,帶來平面繪畫、立體雕塑、動畫影片、互動裝置等各式各樣不同主題、媒材與表現手法的創作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次動漫美學雙年展將是兩岸四地的交流展,台北是第一站,未來將在上海、北京和廣州舉辦,希望藉由大型國際雙年展推動青少年流行文化交流,也歡迎民眾參觀。
留言列表